作者提示:
灵芝的孢子、菌丝体和子实体是其生长的不同阶段。孢子是灵芝的生殖细胞,萌发后长出菌丝,而子实体则是灵芝的果实,也可称为担子果。从《神农本草经》到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所叙述的灵芝均是指灵芝子实体。传统应用段木栽培灵芝子实体的方法,消耗大量木材,不利于生态保护,应大力提倡用代料栽培的方法,特别是工厂化栽培。优良的菌种和有机栽培方式可保证灵芝的质量。
灵芝的主要有效成分灵芝多糖(肽)和灵芝三萜,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。
灵芝子实体—法定中药材
灵芝是属于低等植物中的真菌门、担子菌纲、多孔菌科、灵芝科、灵芝属的真菌,古今中外所说的灵芝都是指灵芝的子实体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芝本作之,篆文象草生地上之形。后人借之字为语辞,加草以别之也”。即“芝”字就是根据灵芝子实体的形状而产生的。由于菌伞(菌盖)位于菌柄的一侧,菌柄又经常弯曲,从侧面看很像“之”字,为了与“之”字区别,故在“之”字上部加草成为“芝”。
灵芝属中包括:灵芝亚属(灵芝组、紫芝组)、粗皮灵芝亚属、树舌灵芝亚属真菌超过100种,在我国广泛分布。但仅少数可用作药物或保健品,如赤芝[ Ganoderma lucidum( Leyss. ex Fr. )Karst]、紫芝( Ganoderma sinen Zhao, Xu et Zhang)、松杉灵芝( Ganoderma tsugae Murr、薄树芝[ Ganodermacapense( Lloyd) Teng ]等。灵芝(赤芝和紫芝)的子实体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(一部)中规定的法定中药材。

赤芝

紫芝

松杉灵芝

薄树芝
灵芝的生长过程
灵芝与其他菇类相似,没有叶绿素,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。因此,它必须营腐生或寄生生活,从现成的有机化合物中获得碳和氮为养料。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,并因此决定其形态结构与自养的高等绿色植物有明显不同。
生长在树木或人工培养基上的灵芝主要由两部分构成,其下部深入到树木或人工培养基中的白色菌丝叫菌丝体,它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并能分泌多种酶,分解各种有机物、从而获得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。生长在树木或人工培养基上面的部分叫子实体,它依靠菌丝体提供的营养生长发育,并在成熟前弹射担孢子(孢子)。担孢子是灵芝的生殖细胞,具有繁殖后代的作用。
在自然界只有极少数灵芝孢子被弹射出去后,能飘落到朽木等适合生长的地方,萌发出一次菌丝,以后一次菌丝又发育成二次菌丝,二次菌丝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发育成三次菌丝并进一步形成子实体,在子实体发育的后期分化出担子层,每个担子上又发育担孢子。这个由孢子到孢子的过程称为灵芝的生活史。

作者简介:林志彬
林志彬( Lin Zhi-Bin)1961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,留校任教。历任北京医学院(1985年更名北京医科大学,2002年更名北京大学医学部)助教、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(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),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兼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、药理学系主任,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。
先后任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访问学者,俄罗斯彼尔姆药学研究院名誉教授,香港大学访问教授。
长期从事抗炎症药、免疫调节药、内分泌药和抗肿瘤药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研究,并参与许多新药与保健品的开发性研究,是国内外著名的灵芝研究学者。
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(甲类)二等奖(1993)和三等奖(1995),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奖二等奖(2003),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(1991)和三等奖(2008),福建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(2015),光华科技奖三等奖(1995),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(2007)等。
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,1994年被授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。



本文摘自《灵芝 从神奇到科学》
(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)
经作者同意发表,以飨读者 。